您的位置:首页>段马乐观点>化妆品企业头等大事:研发新品产业化

化妆品企业头等大事:研发新品产业化

发布时间:2018-09-29


高科技是好东西,但研发新品如何成为商品,这才是关键。


曾接触过不少化妆品企业老板,在技术的导向下迷失了消费者认知的方向,不知道市场营销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正如此,造成管理落后、产品积压、人才流失,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还在高调的畅谈什么企业的宏图规划,社会责任云云,说实在的,谈理想、谈抱负都是先要建立在你产品是否能满足需求,怎么在市场上打开缺口并最终建立核心优势上面。


前些日子,有家著名财经媒体对我进行专访,期间聊起一个有趣现象,这就是我所在城市的新区留学生工业园,几年下来,许许多多的海归人士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三千多家各种各样冠之以高科技名号的企业,但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些企业不仅没有满园春色、百花齐放。相反,大多都在垂死挣扎、奄奄一息,为什么?


不了解市场需求、不熟悉商业模式、不明白品牌营销,而只有自以为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的技术、技术还是技术。诚然,你想把好的技术满足市场造福社会,但关键的是,你知道消费者到底真正想要什么吗?你的技术再好,不能够产业化、形不成生产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起来,这些海归精英只要讲起产品的技术、工艺和功能是志在必得,但一谈起市场的有效需求和产品的品牌价值,我发现,其实他们许多人都未长大。


十几年来,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时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些投入甚大的高科技项目血本无归,一些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比如,光谷、干细胞之类,还有多少下文?比如数字化产业等等,除了部分地区比较好以外,还有多少能够叫得出来的软件公司?一些人有高科技情结,仿佛一打上高科技的旗号就可以通行无阻,殊不知,研究一项高科技技术需要可不预知的研究费用,而且市场到底如何还是未知数,对研究成果的市场预测往往是以实验假设为出发点的,而不是以现实市场为出发点。说得开一些,以发明著称的美国贝尔实验室也不是每一项技术都获得高回报的,相反,淘汰率还比较高。


当然,消费者也有盲目的高科技情结,双方的不理性就造成了整体的不理性。


上个月,我结束了在成都的一次化妆品高峰论坛《互联网时代的化妆品赢家之道》主题演讲。台下大多数都是科技型企业家,当时主办单位负责人对我说,“于老师,他们一直致力于技术研发和生产,但在产业化方面、市场方面非常薄弱,有的专利产品十多年了,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打不开销路,期待着您给他们多多指点。”


诚然,正如我在演讲中提到的那样,化妆品企业必须来一次转型和升级,当然,这需要两种性质的调整:第一是适应性调整,生产更多适应市场的产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战略性调整,要从全局与长远角度出发,按照质的变革,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征途。


记得也就是在那次高朋满座的会场上,有一些海归精英人士和创业者们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大谈特谈自身的技术优势,这其中获得多少奖项、取得多少专利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相反,对自身创业项目如何与市场接轨、如何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迅速打开市场局面等等这些关键性东西却往往空洞无物,可以说是及其缺乏有说服力的理由,似乎在他们潜意识中,只要技术过硬,就一定能在市场旗开得胜,幼稚啊。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个不懂市场只钻技术的企业是绝不可能有未来的。


“我的产品三年前就是国家专利,我希望市场能做到一个亿”。“我公司产品叫周围的人使用,效果没有一个不说好,比XXX产品不知要强多少倍,别人(指代理商)应该会看好的,”蓝哥智洋行销顾问机构曾经对将近200家化妆品企业的产品招商个案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推广不容乐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前期战略失误;过程战术混乱,由此可以看出,在没有准确的定位,精良的策划下,所有的良好愿望只会是泡沫,或者最多是画饼充饥、一厢情愿而已。


现实中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些化妆品企业在产品出来后,总觉得自己精心培育、悉心呵护的孩子会成为市场宠儿,却没想到正在日益成熟的市场,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品牌战略指导下的实战企划和扎实执行,没有集中优势、聚焦资源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那么,化妆品自身的价值体系是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迅速占位的,也就不可能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相关性,独到差异卖点和核心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正从独立创造价值走向合作创造价值,由多条供应链共同构成企业的价值网。在价值网中,化妆品企业可以将众多的合作商连在一起,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构成快速、可靠、便利的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这方面,宝洁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就拿唇彩来说,如何让唇彩持久闪亮,这个问题曾困扰宝洁很长时间,于是,宝洁向外界发出了这样的求助信息——


“现在的唇彩一般一次只能持续1~2个小时的闪亮,要实现4小时以上的闪亮,就需要某些新材料或新工艺,而它们必须满足以下标准:安全健康,长时间持久闪亮,不影响感觉,便于涂抹。”


在宝洁的“C+D”(即Connect+Develop,联系+发展)网站上,类似这样的“悬赏”信息有上百条。宝洁将这种模式称为“开放式创新”。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研发”,转向借助外部力量的“联发”,这正是前任宝洁CEO雷夫利试图打破企业围墙所做的大尝试,宝洁希望能借助互联网,借助社会的群体智慧,通过“开放式创新”来打破大公司的创新困境。


雷夫利2000年走马上任时,宝洁正深陷困境。他面临的一道难题是:要削减研发成本,并重整研发部门,以让宝洁拥有旺盛的创造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雷夫利大刀阔斧,改“研发”为“联发”,联合外部的力量与智慧,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创新。


在雷夫利看来,宝洁公司不只是拥有9000多名研发人员,他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大约180万名相关人员也看作自己的员工,如此一来,宝洁就拥有了180.9万名研发人员。宝洁的“C+D”(即Connect+Develop,联系+发展)网站,可以说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创新资产集市。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浏览宝洁的需求及创新成果。若手上的创新成果刚好符合宝洁的需求,便可以根据提示提交方案,并在8周内获得回复。这种模式推出后,得到了积极响应,网站在上线后一年半,就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3700多个创新方案。


回过头来想想,华为为啥会这么厉害?


它的厉害,就在于不是纯粹只知埋头钻研技术而是抬头搞清市场,在充分掌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任正非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进行管理——在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从商业的角度而非技术角度进行评估,以确保投资回报,或尽可能减少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为此,任正非斥资几千万元,聘请IBM公司的咨询师为华为量身定做了一套名为“集成产品开发”的改革方案,在财务、企业管理和研发机制上重新打造华为,这套改革方案强调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驱动力,在产品设计上强调产品质量、成本、可制造性和可服务性等等。


任正非曾对研发团队提出,企业活不下去就没有未来,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要改变过去仅以技术为导向的评价,大家都要以商业成功为导向。高端手机若以技术为导向,赚不了钱,那你们的高端是没有价值的,过不了三个月,高端就成低端了。如果只试探着科研,我们不反对,但是你们若要做成一个产品,需要别的业务来补贴,我认为有必要在策略上好好分析。


记得张瑞敏也曾说过这样的话,现在我们研发人员的薪酬不是按研发多少新产品拿钱,而是看新产品在市场上赚多少钱来拿钱。看,技术重不重要,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场理念、市场意识,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讲,没有市场导向绝对不会有好的下场。


曾看过媒体上报道的一个典型案例,很能说明这个普遍问题:


深圳巨龙科技已经站在了世界生化产品的前沿,这是巨龙科技上至老板下至员工的一致看法。


血清快速分析膜是巨龙先期投入六百万与南京一所大学共同开发的高科技产品。使用这种产品可以快速便捷地测试血清样本数据。当时拥有这种产品成熟技术的只有美国,而且美国的产品价格要比巨龙产品的预期价格高出四倍。垄断性的技术,巨大的市场,让产品推出前夕的巨龙员工一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他们无事可做,只等这所大学的最后研发获得成功后,销售人员就可以拿着产品到所有的医院换钱。


研发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巨龙科技为了加快产品开发过程,再一次注入四百万资金。


产品研发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验室的数百次实验中,这种石墨与高分子材料契合的分析膜表现不凡。


春风得意的巨龙人终于开始盘算怎样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市场铺向全国,毕竟巨龙在这个产品上的投资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好在是独家生意,利润唾手可得。


吃饱喝足、一直待命的销售人员兴冲冲地飞向全国各地,他们满怀信心地把产品交给医院试用。一个又一个电话反馈回公司,所有的医院对巨龙的产品颇感兴趣。


然而,老天还是和巨龙开了一个玩笑,而且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产品的试用结果非常不理想。毕竟医院在试用的过程中,多数不具备实验室的完备条件,而且巨龙的产品实效期短,对存放环境要求很高,稍有变化,高分子膜发生变异,分析数据会与真实结果产生较大的出入,医院对产品的兴趣锐减,市场亮起红灯。


销售人员纷纷铩羽而归,在领完当月的工资后被告知,巨龙科技即日关门。


巨龙的产品选择,本身并无过错,只是在高科技领域,产品研发的成败几乎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巨龙在过分相信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市场因素,毕竟实验阶段的成功并不代表产品的根本成熟,一个在理论上几近完美的产品在市场上彻底崩溃。这个项目的合作,对于大学而言,或许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东西,而对于巨龙来说,一千多万的投入却是产品的完败而告终。


这几年,我们见多了好技术、好专利大量的闲置并没形成生产力,更不要说转换成真金白银的企业利润了。的确,你的技术有市场前景,但那只是前进的“前”而不是金钱的“钱”,一个企业亦或是一堆产品,如果光津津乐道沾沾自喜于所谓的潜在市场非常广阔非常之大是毫无意义的,关键是要能变现要有现实市场,实实在在的去引导去刺激有效需求而不是潜在需求。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近期在对一些地区进行的市场调研发现,一些化妆品新产品上市不超过半年,就已经杳无踪影,挺过一年的已属寥寥无几。说起来,它们中的大多数产品也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监测、审批和认可的,而且消费者服用后的感受和反馈都不错,口碑更不用说了,但如此的红顔薄命让人深深叹息。


怎么办?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在北京大学总裁班讲课时指出,思路决定出路,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可贵的6种素质:


1﹑预知未来的能力,保证企业领先一步。


2﹑洞悉市场的能力,保证企业不错失机遇。


3﹑战略决策的能力,保证企业走正确的道路。


4﹑把握全局的能力,保证企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5﹑知人善任能力,保证团队强将如云。


6﹑创新思维能力,保证企业管理与文化与时俱进。


今天,行业内外的环境已是沧海桑田!


电子商务、B2CC2C等概念许多企业都还未弄明白,就已经成了“旧名词”!平台、跨界、O2O、线上线下融合……正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崛起!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指出:企业家是那种具备冒险素质,承担创新职能的人。他们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虽然他们不一定总能成功,但他们却总是试图从事新的事业,探测未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他们具有眼力、创造力和胆识。他们也许不是发明新方法的科学家,但他们却是成功引入新方法的人;他们能够看到潜在市场和潜在利益之所在,能够按照风险的大小和报酬的高低作出决策。由这些企业家所推动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自发因素,而所谓的“资本形成”不过是增长的诱发因素罢了。


在沃顿商学院近期举办领导力创新的圆桌会议上,当有人问起在各自行业中对创新最重要的单一因素是什么?全球性的大型保险公司创始人罗伯特·亨利克森认为是营销。


“从事我们这一行,营销才是决定成败的王道。我是指真正的营销活动,而不是销售支持。在美国,做保险的全靠营销工作来支持。公司里的所有的部门都必须认识到:公司是针对消费者的企业,我们必须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并想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


这番感叹道出了企业寻求产品开拓和价值创新中营销所具有的市场推动力。保罗·霍夫曼曾说过,通过建立工厂以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你必须通过建立市场来实现国家工业化。实际上在中国这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找到相关佐证。


我所认识的一些化妆品企业老板,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品牌战略和营销规划,也没有什么风险控制和团队管理,有也仅仅是自娱自乐型的,每天似乎都在凭感觉做事,结果,好产品不一定有好市场,好市场不一定是好产品的客观事实与原先他们的心理预期和希望截然相反,市场是立体多元的需求结构与他们想象中的只要好产品就会成就好市场的平面思维有着巨大的落差,于是许多老板就承受不住了,急躁和不理性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偏激往往使事情朝着更加不容乐观的方向发展,真是令人感慨万端。


说来说去,在当今痛苦的煎熬中挣扎的中小企业之所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且平均寿命在2.9岁左右。一方面在于对自身的市场导向型价值运行体系需要升级和调整,缺乏应对准备,对消费需求的认知不足及与社会资源配套整合上不想付诸更多努力和代价的心态有关。


众所周知,社会物质资料涉及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是从原料生产到实现产品价值构成的统一价值链系统。由于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各不相同,任何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而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优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的脆弱和实力的欠缺,加上所在行业残酷竞争使然,行业利润已经低得惨不忍睹,要求连横纵合的结盟似乎成了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如何发挥好各环节的优势资源,体现自身独到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所有这些工作的成形都有赖于企业自身的长远战略眼光、配套资源和管理经验,如果不具备,一切则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另一方面,化妆品企业必须制定合理有序针对性强的战略和规划,这也是我多次强调的话题。


曾有媒体如此评价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你想打电话,就得用程控交换机;如果你想发短信,就得用基站和电话预付卡;如果你想上网,就得用路由器……”而这一切,都与任正非敏锐的市场意识有关,在他眼里,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很难想象,如果光有技术导向而没有扎实市场导向华为能走得如此之远吗?


记得这家民营科技公司1988年成立时才只有2万元的起步资金和6个员工。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2013年它的年销售额已达2400亿元人民币,最近几年,它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都保持在20%左右。


写到这里,有些老板显然也明白了光靠技术的优势并不能解决市场胜势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场出路呢?


必须要借势借力。


事实上,在商界,借势是一门有效的求存图变哲学。


古人治天下讲求“法、术、势”三者结合。


所谓“势”即指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借势生存即指市场营销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依靠一个有特殊价值和丰富资源的平台“势”来求得生存,并得以快速发展。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借势生存不失为其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捷径。


借势生存本质上是一种合作,是寻求利益共赢。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差不多的企业、差不多的产品、差不多的老板,为什么在市场上左右冲杀拼搏一阵后,有的收获“龙种”,有的却收获“跳蚤”?原先的优势并没带来市场机会,相反,企业的命运也正在日薄西山,一日不如一日。


其实,关键不在于别的,在于人!在于老板的心态和最终的决心。


当今,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化妆品企业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患者、技术、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因为中国的许多化妆品企业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核心价值观能力;


2、营销变革力;


3、战略洞察力;


4、计划控制力;


5、组织适应力;


为此,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今后化妆品新产品开发时必须从市场导向和消费者的价值利益出发,为此要特别注意三个关键的要素,分别是:


第一,以用户为中心。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胜过一切。


当前,在现阶段消费升级驱使下,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模式将得到纠正,良好的消费体验已成为商业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消费定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很显然,审时度势,化妆品企业就必须从现在起,进行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化,激活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经营企业,为用户创造最好的价值,特别是解决用户的“痛点”;二是内部市场化,激活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经营企业,建立大公司小团队的经营机制,以最小的经营单元直接面向市场。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今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媒体已成为了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信息获取平台。随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多渠道、跨屏等形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网民作为接收端的同时更是内容制造、分享与传播者。消费者消费独立性强,更愿自己做出消费决策。


一方面,正在崛起的80后、90后、00后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理解可能是颠覆性。他们凭着自己的感觉、情趣及气氛来消费商品及服务;他们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与“不好”,“需要”与“不需要”,而是基于“喜欢”与“不喜欢”,“想要”与“不想要”;他们愿意仅仅是为了拥护与支持而买单,他们追求态度表达比使用功能更重要,他们更倾向选择能够契合他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艺术审美、情绪表达的有独特核心价值的品牌。另一方面,中国高端消费群体形成,并且不断壮大,人们消费理念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地要求时尚、休闲,注重情感消费,对健康、绿色、快捷、便利有更高的期望,同时还希望要求能与商家互动体验。


“想卖东西吗?首先必须让人高兴。”在《大趋势》一书中,约翰?纳斯比特提出把情感融入消费体验这一观点就很有针对性。


不难看出,如今的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有了新的要求,不仅对商品功能、便捷性及服务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品牌的情感、文化、象征性意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很多化妆品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最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就是过度地依赖技术研究,而真正成功的新产品不一定靠技术取胜,但必然对顾客需求有着透彻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那些最成功的新产品往往是差异化的、能帮助顾客解决主要问题并提供一个引人注目的顾客价值主张的。而且,如果企业能让顾客直接参与到新产品创新过程中,那么投资回报和运营收入能够提升23倍。以顾客为中心进行新产品开发,就是要找出解决顾客问题的方法,同时创造更多的顾客满意体验。


在互联网背景下,化妆品产品生产与价值的创造日益走向社会化和公众参与,化妆品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趋向平等、互动和相互影响。


因为互联网已经从电脑迷的专用工具转变为营销者的创意舞台,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获得了真正主权,他们现在能够以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表达情绪、发表评论、影响甚至参与设计与生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很显然,化妆品企业原有的生产要素都需要打散重组。


不是吗?现实中还有用户喜欢感受到自我的进步与成长,这正在成为数字化下营销的新课题。当一些传统的营销方式被广泛使用以后,用户的体验和审美会出现明显的疲劳化。人如果和外部世界缺乏交流沟通,是会感到恐慌的,为了解除这种恐慌,人会不断的寻找新的资讯,新闻来填充自己,很多时候,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吐槽,并不是单纯为了吐槽,是为了证明,我还没过时,和社会还没有脱节,从而获得社群从属的安全感,网络红人的出现恰恰解决了,传统资讯认知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一个段子,或者调侃,既能够产生有趣的效果,又能够轻松获得相关资讯与谈资,使得各大平台争相推出这样的栏目,比如,易新闻,暴走系列。这样的方式轻松友好,生动有趣,既能娱乐大众,又能获取资讯新闻,而新闻资讯又为这样的方式提供了持续的,稳定的内容来源。


第二,以团队为基础。


新产品开发不是设计部门、营销部门、生产部门某一个部门的事,而应该是一项化妆品企业全员参与的大工程。


化妆品企业的确可以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划成一个个环节,由各部门来单独地完成某些环节,这个部门完成了任务,再移交到下一个部门或阶段,这种一步接一步的运作可以降低复杂性和项目风险,但它也是异常缓慢的。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这种开发模式很容易导致产品失败以及销量和利润的损失,甚至动摇企业的市场地位。


以团队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是指企业各部门组成跨职能的团队,密切合作,产品开发的各个步骤同时进行,以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这样的团队可能会融合营销、财务、设计、制造以及法律等多部门的工作人员,有的时候甚至包括供应商、渠道合作伙伴以及顾客。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产品开发某个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减慢整个开发进程;而以团队为基础,则能有效防范这一问题,凭借整个团队的力量,产品开发依然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发现,有许多化妆品企业还不知道借助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工具来拓展市场,而仅仅依靠企业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自力更生。这显然对营销的理解是狭隘的,也是片面的,当然也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化妆品企业何来发展?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感性和情趣的时代,化妆品企业尤其要将服务放在首位,服务与业务相比,服务更为重要,业务创造基础价值,而服务创造核心价值。为此所有企业都要提高服务能力,要从组织和人员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强化企业对用户全程全方位的服务能力。


伴随技术创新与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社交APP、论坛平台等新媒体不断崛起,化妆品的品牌体验有了更多参与渠道、连接渠道;同时,技术创新与运用,让连接一切成为可能,线上线下打通,多场景联动的实现,使得品牌体验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快速、联动、即时完成产品体验与口碑传递,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高效促成消费。


第三,系统化的新产品开发过程。


马可扬西蒂和罗伊?莱温在《制定战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明确指出,今后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赢利,必须依靠系统整体的力量。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公司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都要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命运。具有战略眼光的公司在制定战略时不应仅仅从自身出发,而应当顾及合作伙伴以及整个商业网络的共同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战略不仅使公司自身得利,而且使所有系统成员共同受益,从而形成商业上的良性循环,使公司得以持续发展。


鉴于此,化妆品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不应是局部分割、杂乱无章的,而应该讲求整体性和系统化,不然的话,企业会很难获得新的产品构思,即使有了好的构思,也可能会破碎、夭折。企业要通过一个有限的管理系统来收集、审查、评估并管理新产品的开发。这就是说,应有一个跨职能的管理团队,并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应鼓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渠道商、顾客等共同来寻找和开发新产品,同时,还应设立有激励作用的奖惩计划。


这样一个管理系统能催生大量的新产品构思,而且能使好的构思得到系统化的开发,从而将构思变为新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


总的来说,新产品的成功并不是出好的构思,将其变成产品,并找到顾客这么简单,它需要以一种整体系统的方法来找到能创造良好顾客体验的新方式,从搜寻并筛选产品创意到创造和推出满足需求的产品给顾客,这个过程需要全公司、全员的投入。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无论是新产品上市也好还是招商也罢,首要摆在眼前的任务是,先要检查一下自身准备充分没有,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是内容,你的产品卖点何在,这点不能含糊。坦率讲,产品具体的诉求和定位等是不能有偏差的,卖产品关键是要卖不同,而不是自认为比别人好就一定能卖得好,不少企业总是习惯了“我们的产品是天底下最好的产品”的工业化思维,忽视了用户的情绪情趣情感,在内容营销方面非常苍白。要知道,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实施的背景下,企业更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科技、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尤其是切忌不要把卖点和特点搞混淆了,这是两码事。


第二,你是否有有价值的市场解决方案,也就是相关的产品定制内容生产、盈利模式以及其实操性。在市场上,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迷信或跟风追随别人创造的所谓的市场奇迹,要知道那并不一定适合你。企业应该明白,今后的运用就是要把单一的广告传播模式转变为协同互动媒体模式,实现组织的平台化、产品多样化、收入多元化,就如同一个产品要想规避残酷厮杀的红海,整合资源是基础,如何激活市场才是根本。


第三,无论是服务互动方式,还是营销策略,大家的手法都差不多,这时候,你如果没有个性化人格化娱乐化的东西出现,也就很难真正吸引别人的注意,最后面临的也就是产品的夭折。因此,企业要开发更多具有话题性和影响力的内容产品,并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以及驾驭操作复合资源的超强执行力。


由此,作为企业领导人,你一定要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掌握市场的发展脉络,因为也只有市场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收益。